(1)依据和标准
1、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修订《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》;
2、环境保护部《关于印发〈先进的环境监测预警体系建设纲要(2010-2020)〉的通知》;
3、中共*国务院《关于全面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意见》;
4、国务院《打赢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计划》;
5、环境保护部《大气 PM2.5网格化监测点位布设技术指南(试行)(征求意见稿)》;
6、环境保护部《环境空气质量监测点位布设技术规范(试行)》;
7、卫生部行业标准 WS/T206-2001《公共场所空气中可吸入颗粒物(PM10)测定方法-光散射法》。
(2)系统功能
通过智慧环保网格化监测与决策支持系统,可以实现精确测量,精准分析,精准查询。包括:
l 科学布点,全面监测:结合经济、人口、交通、工业等行业发展情况,智能化、科学合理地规划新建空气质量监测站。布点方案节省项目投资,避免过度布点资源浪费,又可实现科学精准数据采集;
l 数据互联共享:系统可同时向区、市、省、国家环保业务部门和多级、多个环境监控中心转发原始数据,提供与其他*部门、市、省、国家级环境质量监测系统、环境质量联网系统等各类监测系统标准接口,实现不同监测系统之间数据交换、互联共享。
l 污染源分析:采用大数据技术,利用专业的空气质量模型系统,动态的分析污染的形成、传输、扩散的情况,定量分析污染的成因和变化。
l 预警预报:遇到设备异常或当前监测超标,自动向相关联系人发送报警信息,精确给出具体的超标数值、超标时间、超标排放量、超标排放介质量,为强化监理工作提供翔实可靠的依据,利用最权威的数值预报和统计预报模型,按照空气质量变化的规律和趋势,科学合理的分析和预测推演未来10天的空气质量变化,判断环境空气污染造成的影响氛围;
l 污染评价与质量日报:依据数据有效性规定、AQI评价技术规范、数据倒挂修约规定等进行数据审核、审核处理,做出各子站的空气质量数据评价,利用监测结果向公众发布环境空气质量日报、预报和定期的质量报告,加强公众的监督作用。
l 决策支持:采用大数据技术,科学确定不同类型污染源的年、季、月污染物对污染程度的贡献率;对不同地区、不同时段、不同气象条件下采取的减排调控*策、措施的实施效果进行定量分析评估,并指导行业、企业根据评估结果和既定的减排目标,以最小的减排代价达到最优的治污效果,提高减排调控措施的可持久性。
采用网格化数据传输,定点监控,全局分析,实现不同区域,不同功能点位,不同时间段的环境空气质量状况统计与对比,发现污染源变化规律,定位污染最严重区域和时间段,为环境执法和决策提供及时有效保障。
(3)产品优势
1.在较小的体积内实现了多种因子测量,且使用抱杆方式安装,市区内可使用路灯灯杆进行安装,对安装场地要求少。
2.满足野外作业需求,具有防风、防雨、防尘等功能,满足IP65 防护等级。
3.可自由设定采集时间间隔,并可 1 分钟-24 小时采集间隔任意设定。
4.电源具有防反接、抗脉冲群、防雷、防静电等保护措施。
5.显示方式可选配LED 显示屏显示,方便客户现场分析数据。
6.系统采用模块化设计,方便功能扩展、屏蔽或接入其他传感器。
7.采用GPRS通信技术传输方式,可将数据信息传输至指定的气象服务器,实现数据的远程控制和传输。
8.集成GPRS通信技术,实时监测大气环境数据,实时传输数据,实时监控设备 运行状态(GPRS输出)
9.采用32位高速处理核心芯片
10.采用全球定位系统,实时跟踪设备(GPRS输出)